资讯平遥国际电影展观察:新导演卧虎藏龙,女性议题与社会话题成主流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平遥国际电影展观察:新导演卧虎藏龙,女性议题与社会话题成主流

平遥国际电影展观察:新导演卧虎藏龙,女性议题与社会话题成主流

原标题:平遥国际电影展观察:新导演卧虎藏龙,女性议题与社会话题成主流

搜狐娱乐专稿(山今/文)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前几日落幕,魏书钧导演、朱一龙主演的《河边的错误》拿下大奖,获得了100万现金的奖励。

曾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《小白船》,其导演耿子涵拿下最佳导演奖,也获得了20万现金奖励。

除此之外,今年还有不少新导演在平遥国际影展上崭露头角。

从后续口碑来看,《逍遥·游》算得上今年平遥最大的黑马。

这是一部以患病为起点的电影,改编十分流畅、完整,整体制作成熟,可看性很强。尽管以疾病为核心,但导演并没有刻意煽情、卖惨,反而将一切悲喜都处理得十分日常化,更加凸显出底层处于逆境时的争执与坚强。

其主演吕星辰也拿到了本届平遥影展的最佳女演员。

拿到最佳男演员的是《沉默笔录》的章宇。这部电影是新导演郝飞环首部长片作品,放映结束后,不少影迷戏称其为“土狗版《河边的错误》”。两部电影在元素上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,比如都讲述90年代警察的故事,都涉及了连环凶案。

《沉默笔录》获得的评价较为两极分化。作为新导演,郝飞环在《沉默笔录》中试图表达的社会问题值得肯定,但其对于剧作的掌控能力还有进步空间。

孙阳出演的粤语电影《人海同游》,算得上藏龙单元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导演作品。电影讲述一位女性从广州去香港寻找父亲的故事,摄影风格展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。

另一部颇具新意的新导演作品,则是成本仅20万的《东四十条》。

电影以时间为线索,讲述两个“怪人”在北京鼓楼度过的一年。《东四十条》是国产独立电影里少见的闷蛋喜剧,风格十分独特,整个故事以主角对话为主,几乎没有情节。有观众受不了提前离场,也有人在看完后打出了四星的高分。

整体来看,今年藏龙单元的华语新导演作品偏向成熟、多元,其中不乏能够成功走向市场的新作,比如《逍遥·游》《沉默笔录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和往年一样,今年的平遥仍然出现了争议较大的新导演作品。

《浪漫的断章》首映场放映结束后,有观众大喊“退票”,并在映后环节与主创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

这或许也是电影节的某种独特景观。它搭建了桥梁,让观众与主创面对面的直接对抗与交流,就像导演后来在采访里所说:“激烈的争论未必是坏事,它能激活很多东西。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健康地沟通,达到求同存异的结果。”

目光转向创投单元。

卧虎藏龙单元面向的是已经拍出长片作品的新导演,而创投则对处于剧本阶段、寻求投资的新导演敞开怀抱。

今年共有17个项目入围平遥电影展的创投单元,其中不乏让人耳目一新的项目。

比如皮影电影《山海三言》,讲述夸父逐日的故事,导演想要探讨的是个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。同时,导演表示整部电影会以默片的形式呈现,并请到了《流浪地球》的音效师进行声音设计。

颇受关注的是文淇制片并主演的项目《爱是最无用的东西》。除了文淇本人已确定出演外,其他几位主角拟邀刘亦菲、倪妮和刘浩存。

根据现场评审对剧本的建议,《爱是最无用的东西》大概率是一部讲述同性感情的作品——剧本中出现一位蓝发女孩,现场评审称这种设计会让人联想到金棕榈大奖得主《阿黛尔的生活》,且现场评审建议主创不要把作品中的情感明确定性为爱。

除了《爱是最无用的东西》外,今年平遥还有不少女性题材的项目。

比如探讨母职惩罚的《水杉》,关注县城中年女性的《高太太的昙花今晚开》,讲述三代小镇女性故事的《丘陵之歌》……在女性觉醒的这几年,女性题材确实已经成为创作的风口。

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趋势是,这批新导演,不再以类型创作或自我表达为主流,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逐渐占了上风。

17个项目中,家暴、中年失业、男童性侵、失独家庭、出狱犯人再就业等等社会问题均有被关注。

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新导演的主要创作方向之一。不仅如此,从《消失的她》到《孤注一掷》,这些大爆话题片的出现,或许也预示了社会话题电影会成为未来市场上的主流创作方向之一。

平遥之夜上,多次支持青年导演创作的章宇,上台领奖时感谢了帮助青年导演首部作品的同行与前辈,并对新导演们喊话,“华语电影的希望,只能也必然在你们身上。”

希望这些新导演们,未来能顺利进入市场,成为华语电影的新鲜血液。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《洋子的困惑》首映 乘风破浪姐妹团为黄小蕾加油
下一篇
原创 金世佳主演电影《最好的相遇》:治愈之旅,爱的真谛!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