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原创 预测票房奔3亿 文艺片《河边的错误》是怎么做到的?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原创 预测票房奔3亿 文艺片《河边的错误》是怎么做到的?

原创 预测票房奔3亿 文艺片《河边的错误》是怎么做到的?

原标题:预测票房奔3亿 文艺片《河边的错误》是怎么做到的?

搜狐娱乐专稿 (哈麦/文)国庆档前后的影市淡季,上映了不少文艺片,包括《燃冬》《不虚此行》《永安镇故事集》等,票房都惨淡,唯一超预期的是魏书钧的《河边的错误》,该片上映三天票房突破了1亿元,预测总票房可能冲3亿元。

《河边的错误》是犯罪、悬疑类型片,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,由当红明星演员朱一龙主演,入围过戛纳电影节,在平遥电影展拿了大奖,这些都决定了它的票房下限不会太低。但因为是有作者追求的文艺片,没有完全倒向大众,它的票房上限也不会太高。

是文艺片也是类型片

首先从选题上看,《燃冬》拍的是三个迷茫青年的游荡,《不虚此行》主角是一个以写悼词为生的落魄编剧,《永安镇故事集》是有关剧组的故事,题材都很“私人”,很难和大众产生联系,自然难引起大众的兴趣。

《河边的错误》明显比其他几部文艺片更有群众基础。

跟多年前超预期表现的《白日焰火》类似,这是一部文艺片,但同时也是一部犯罪片。

犯罪片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类型,有一定的大众性。在纯商业市场,票房最高的国产犯罪类型片如《怒火·重案》《拆弹专家2》《扫毒2》已经卖到了13亿以上。

另外,《河边的错误》可以被看成一部IP电影,有余华的同名小说打底。

余华不光是老一辈名作家的代表之一,他近年在网络上异常活跃,还是一个人气很高的段子手,幽默风趣的言谈在年轻人中吸粉不少,他的作品被改编,有的是追捧者。

平衡文学性与观赏性

《河边的错误》可不是一部容易改编的IP,在魏书钧之前,已经有过四波人要改编这部作品,包括张艺谋,最后都是因为找不到头绪而放弃了。

魏书钧找到了一种能平衡文学性和观赏性的方法。

他一方面弱化了小说的荒诞、符号化、云里雾里的气质,前半段用传统侦探片、悬疑片的方法拍破案,有通俗故事性,让人看得进去。

另一方面,又继承了原著的先锋精神,后半段放弃解谜,不再像传统商业片那样告诉观众凶手是谁,而是落在了人的内心变化,主角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游走,亦真亦幻,最后以开放式结局收尾,把多义性空间留足,让观众思考、遐想、解读。

这种隐晦表达和多义性的处理会让电影的文艺感满满,显得有深度,能获得电影节评审和文艺片影迷的宠爱,但也会损失一些习惯看商业片的观众,让观众猜导演的想法在很多人看来是顶烦的,票房的上线自然会被拉低。

当然,这也是一种避开“剪刀手”的妙法。

主动被傻子鞭打的幺四婆婆、偷偷幽会的已婚诗人、被冤枉的女装癖理发师、不被大人信任的小孩,困于三等功的刑警队长,这些人背后各有什么故事,他们的处境、命运是否反映了所处社会的畸形、荒诞?电影都不明说,只用含义模糊的镜头交代而过,观众可以只看表面,也可以往深了解读。

从结果看,改编是成功的。

《河边的错误》入围过戛纳一种关注单元,在平遥拿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。

上映后,在影迷聚集的豆瓣得分7.6分,在大众购票及评分平台猫眼得分9.0分,三天票房破亿。不仅是魏书钧导演作品里的最佳,在今年上映的文艺片里也是表现最好的。

原著作者余华也给了这部电影很高的评价,他说只有笨蛋才会忠于原著,魏书钧用自己的方法把那个年代的生活质感拍出来了,小说没有的部分加的也让他很喜欢,而且电影结尾的处理要比原著小说好,更加意味深长。

明星效应和有效营销

余华还高度评价了朱一龙的表演,称他的表演“无暇可击”。他还夸赞朱一龙是非常好的艺术家,想的是能走多远而不是能红多久。

当时是在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,《河边的错误》不仅入围了藏龙竞赛单元,还作为开幕片首映,余华和朱一龙一起出席映后见面会,原本计划的30分钟常规见面会余华觉得太短了,要求加到了90分钟,因为电影开映时间晚,见面会结束已是临晨一点。

《河边的错误》霸占了那几天的娱乐榜,余华夸朱一龙的话题、朱一龙谈“内卷”的话题被粉丝兴奋地传播,朱一龙走红毯的照片、视频也一个接一个上热搜,出圈效果不输商业大片。

几天后,《河边的错误》去北大放映,余华再次捧场助阵,和朱一龙一起,文学圈、影视圈两位顶流再次贡献了不少热门话题。

当晚,平遥电影展闭幕,《河边的错误》获大奖,导演魏书钧结束北大首映驱车赶往平遥参加记者会,特别恭喜朱一龙,称有他“细腻而准确的表演,日复一日的努力,加上深邃迷人的双眸”才让电影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,被媒体广泛报道,电影热度再次得到提升。

临近电影上映一周多时间,在媒体记者、影迷、行业人士聚集的电影展上首映,走红毯,获奖,这是非常合时宜且有效的传播。

而且,在电影展,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电影本身和演员在讨论,没有过度包装的营销介入,不败路人观众的好感,没有让《河边的错误》变成一部小圈子内自嗨的粉丝电影,或是货不对板的诈骗电影,这有助于它向外扩散。

说到底,电影无论文艺还是商业,都是注意力经济,而明星,是最容易吸引传媒和大众注意力的,这是大家的共识。

《河边的错误》的商业成功当然不能全归功于朱一龙,但要说朱一龙成就了这部电影一点不为过。当然,这部堪称独角戏的大男主戏也成就了朱一龙,让他有机会证明自己,当明星当演员可以两不误,商业片、文艺片都接得住。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原创 小李子新片耗资2亿美元,一上映却票房遇冷!
下一篇
《辛德勒名单》4.1分启示录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